天气越来越冷,越来越干燥,火灾常有发生。那么,遇到火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相信很多小学生都知道:拿湿毛巾堵住口鼻,弯腰躲进浴室,等待消防叔叔的救援。
如果你也认识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应该第一时间这样做,那么我强烈建议你看看接下来的文章。
不久之前看过一个消防员做的PPT,是关于火场求生的,该消防员常年在火灾一线游走,PPT里给出了一些颠覆我们常识的知识,但毕竟时间有限,讲的不是很全面。于是之后小编又查阅了很多相关知识,在这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可以记住,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1,遇到火灾的最基本原则是:小火快跑,浓烟关门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火灾的情势不是几盆水或者灭火器可以解决的事情,那么第一时间你应该的选择是逃生,如果不幸发现为时已晚,比如楼梯门外都是浓烈的烟火,不易逃生,那么这时候第一选择一定不是立刻冲出火灾区,而是应该立刻关门,尽量选择呆在有窗户的屋子里,等待救援。
2,若你身处的地方是由铁皮建筑等易导热的建筑内,而不是混凝土砖墙等建筑物内的话,那以上第一点原则不适用。钢材在550摄氏度到600摄氏度时容易发车折损,这样可能会导致墙体受热不均匀从而发生倒塌,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再加上此类建筑大多没有窗户,很难以生存,这种情况下没有太好的方法,只能尽力逃生。
3,浴室不能救命,浓烟更容易入侵
相信大多数人所了解的火灾求生都是尽量躲在浴室里等待救援,然而浴室的水对于火场那般等级的高温以及浓烟时没有任何效果的,全身淋湿只能起到心里的安慰作用,对于求生的意义不大。除非浴室里有窗户供大家呼喊或者逃生救援,否则强烈建议大家不要躲在浴室里!
4,浓烟相比大火更容易致命,往上爬你是跑不过浓烟的。
根据消防人员的统计,在火灾现场的死亡率中,因浓烟窒息而死的比率是被火烧死比率的4-5倍之多,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而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1.3%时,人吸上两三口就会失去知觉,如果摄入十多分钟就会导致死亡,而我们常用的建筑材料如果发生燃烧,那所释放的一氧化碳浓度会达到2.5%。
5,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用但不实用
这是我们火灾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误区!
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因为当时的房屋多以木材为主,不易产生浓烟,而现如今的建筑材料多为钢筋混凝土,如果发生火灾,温度很难散去。
因为浓烟中的有毒气体都混在空气当中,所以即使捂住口鼻依然会吸入,意义不大,除非憋气不呼吸。
再者因为温度不易散去,湿毛巾遇热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吸入会伤害呼吸道。并且找毛巾并弄湿还要一只手捂住,徒增累赘。
因为我国火灾宣传教育不到位,再加上一些媒体的夸大其词。导致我们对火灾发生时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挽回更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