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晚间至1月7日凌晨,江苏省昆山市爱华路某小区南侧一辆电动自行车起火,陆家镇香花路某小区东北门一电动自行车起火,长江路某小区地下车库电动自行车起火。短短5个小时内,昆山接连发生3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再次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推上风口浪尖,也给广大群众敲响了警钟。
进入冬季以来,各类火灾事故高发,尤以电动自行车火灾为甚。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保障意义重大。据统计,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发生于充电时,在很多居民小区,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等违规充电乱象丛生,极易导致火灾事故,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导致人员伤亡,危害不容小觑。
自应急管理部发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后,全国各地开始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问题,同时加快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旨在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方便的充电环境。然而,仍有部分老旧小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不具备充电桩安装条件,小区没有充电桩,而居民充电又是“刚需”,不得已只能采用违规的充电方式,这就大大增加了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对社区的安定和谐构成潜在威胁。
如何更好地保障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关键是在满足居民充电需求的前提下确保充电安全,在小区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就是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随着各地不断加快小区充电桩建设,以及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安装充电桩,未来充电桩将成为居民小区标配,居民充电将更加安全方便,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也将得到切实的保障。
来源:百家号 文:安全充电一宜家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