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接连发生森林火情,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部署,调集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等力量全力扑救,目前部分山火已被扑灭或得到有效控制。
云南是林草资源大省,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云南绝大部分地区每年12月至次年6月都是枯雨季节,平均降雨量仅413毫米,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火源管控难度大,森林草原防火任务十分艰巨。全省有122个县被国家区划为森林火灾高危区和高风险区。
今年春季云南省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部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阶段性持续出现4至5级高危森林火险等级。同时,据气象水文趋势预报分析,未来3个多月,滇中、滇东南、滇西北等干旱易发地区,旱情将逐渐显现并呈快速发展趋势,防灭火形势严峻。
云南省应急管理厅于3月25日启动新一轮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联合督查,深入重点州(市)、县(市、区),就清明节、高火险时段各地防灭火工作的人员、措施、经费、物资到位等情况开展督查检查;围绕玉龙雪山、苍山、高黎贡山和中缅边境一线、昆明城市面山等全省火灾防控重点指导开展防控工作。
3月26日,云南省财政积极协调统筹省级预算安排,提高森林防火补助标准,在原森林防火经费预算基础上追加4500万元,全力保障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高效开展。3月27日,追加经费已全部分拨至各地。
目前,云南省已经全面部署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要求各地强化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带班、卫星监测热点2小时核查反馈和“扑报同步”信息报告制度,通过卫星、航空、监控、瞭望、巡护等立体监控,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上报火情,确保处置工作的规范及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