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6日早晨8时许,位于上海市东北角的鞍山三村一幢5层老式居民楼失火。火灾造成两名老人身亡和多间房间毁损。这场发生在上海中心城区的火灾悲剧,自然了引发人们的震惊,但人们更多震惊的是这场火灾发生地居然是连续十年获得上海市、区二级政府颁发“消防安全标兵社区”!作为这场火灾目击者,上海杨浦区政协委员、特种设备监督高级工程师罗凡,耳闻目睹灭火过程和居民议论后,深感这场火灾暴露出的问题值得主管部门反思。
这场火灾烧出教训是什么?罗凡列举如下:
一是社区消防建设不能图形式应脚踏实地抓落实
上海鞍山三村小区一直是该市和区两级政府社区消防的先进标兵。十年前、为了全面加强社区消防建设,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上海市消防局在鞍山三村召开社区消防工作现场会,市消防局局长和全市21个区县防火监督处科等领导实地参观了鞍山三村的社区消防建设情况并予以肯定。其后的几年,法国巴黎市消防局局长等也都来实地考察访问过,直至当月8日,居委还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了热热闹闹的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然而水火无情,如此消防意思常备不懈的小区,也遭遇了火魔的侵袭。环顾鞍山三村的环境布置,到处都贴着消防知识的宣传画板,消防宣传灯箱抬头便见,口号琅琅上口,甚至每幢居民门楼上都有宣传标语,但仔细观之,独缺“紧急逃生途径指示”和“救急用品摆放位置”标记,因此发生火灾后,遍布小区的消防设施均未能启用发挥作用。一个具有56幢居民楼、1300余住户的偌大小区内居然没有一个消防栓,消防队取水灭火不得不铺设200多米的水管,而这一切极大地影响了灭火的时机与效果,悲剧自然由此造成。
二是必须尽快改进灭火装备在落后狭窄小区使用状况
本次火灾发生后,一路呼啸的消防车确在第一时间到达了现场,但受制于小区道路和无消防栓等障碍,始终无法接近火场。先后抵达现场的十辆消防车却因水源短缺,只有3根消防水枪能使用,而且因水压不够难以有效扑灭四楼火源。明火竟燃烧一个多小时候才被扑灭,失去了最宝贵灭火时机。由此看来,先进专业的消防装备如何适用于城市老式小区的灭火,是当前国内大中城市消防部门必须面对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是消防管理体制和设备应适合社会现状予以改进
上海市消防部门是分辖区管理,一个消防中队负责的范围有时要跨越数个区,每个区情况不尽相同,社区行政管理也是多种模式,消防设施也因情况不同而出现多样化。因此,除政府统一解决市政消防拴进小区外,消防管理体制应该根据城市发展的现状予以改进,核心是和所在地区实行有效联防机制,推行类似公安网格化管理模式,同时运用现代技术开发使用适合城市老式小区的消防设备与方式,如结合GPS、计算机等技术,把诸如消防栓等情况记录于预案之中,确保发生火灾后不仅能迅速抵达,而且能快速布控灭火。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