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旗帜交付于你,请你牢记使命,护卫党旗!”红色的党旗、金黄色的党徽,我们信仰的寄托,肩负着多少人的希望和愿望,在无数没有光明的夜晚,它为我们带来了生的信念。我们愿为党旗添光彩,当红色的党旗随风扬起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接过党旗,就是接过了责任和使命。就要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消防警魂;就要铭记光荣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就要弘扬革命精神,争做时代先锋。根据总队“坚定信念、铸牢警魂”主题教育要求和第三教育片区实践活动计划安排,党旗传递将在南充、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广安等6个支队之间传递,传递结束后,党旗和路线签名旗将赠送总队
★ 党旗,是一面引领希望、民心所向、开创未来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代表着党的组织。党旗,是一面引领希望的旗帜。引领广大党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党旗,是一面民心所向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根植于人民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甘苦、共患难,用拳拳赤子之心展现着这面旗帜的风采。党旗,是一面开创未来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带领着中华民族求发展、图富强,用庄严的承诺与伟大的实践渲染着这面旗帜的壮丽。 作为一名消防兵,从入伍的那天起,便和许多热血男儿,义无反顾投入到激越的红色方阵。从此我们就属于红色,我们的旗帜鲜红,鲜红的旗帜上写着:“人民消防为人民”;我们的消防车鲜红,鲜红的车头上奋进的警笛是我们特有的军乐;我们的歌声里传承着红军的风格,我们的红色在烈火中浸染;我们的红色总是与火魔和灾难对决!
★ 党旗,传递活动走进女皇故里——广元
广元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川陕苏区后期的政治中心和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先后有4.7万余名优秀广元儿女参加红军,诞生了10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涌现出5位中央委员和10位共和国将帅,留下了红军城、红军渡、木门寺会议会址等一批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铸造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在广元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熠熠生辉的红色资源承载着不朽的红军精神,“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已成为激励代代广元儿女不断奋进的高贵精神财富,英雄的广元儿女将高擎红色火炬,加快老区发展,建设美好新家园。在红军精神的激励下,广元人民不等不靠、爬坡上行,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红军精神,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 第一站:党旗传递之青川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党旗传递活动来到广元的第一站是广元青川县。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长征经过青川,红军在此英勇奋战,留下的革命文物传播着无尽的文化精神食粮。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青川县突发7级以上重特大地震灾害,烈度10度以上,持续10分钟,为青川县有史以来第一次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面对此次巨大的地震灾害,武警广元市消防支队135名参战官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救出被困群众332名,转移疏散群众18869名,挽回国家、百姓财产损失数千万元。期间,为帮助灾区尽快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武警广元市消防支队官兵坚持战斗在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汶川大地震第一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该地震遗址公园是由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也是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体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震遗址群。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弥漫着红色的记忆。红军精神已根植于青川人民坚定的信念里。今天,青川人民正传承、发扬着拼搏进取、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着美好新家园!
★ 第二站:党旗传递之利州行——红星公园
7月31日上午,党旗传递活动由广元青川县传递至广元利州区。上午9点整,青川消防中队两名旗手手执党旗和路线旗,迈着矫健有力的步伐,走进了广元支队机关营区,支队全体党委成员率机关全体官兵手里挥动着五星红旗列队欢迎。活动中,先由青川中队的两名旗手和支队机关的两个旗手交接旗帜。“现将旗帜交付于你,请你牢记使命,护卫党旗!” 在青川中队旗手的号令下,支队机关旗手接过党旗和路线旗,然后将接过的旗帜在营区上空飞舞。从广元利州城区向东,出城的雪峰九华岩山上,远远就能看见一座呈五角星形状的红色铁塔,铁塔的左边是一个头戴八角帽正在行军礼的巨大头像。这里就是广元灾后打造的“红星公园”。党旗传递到利州期间,广元消防官兵高举着党旗来到了红星公园进行重温誓词活动。目的,就是要唱响主旋律,永远跟党走。让广大党员消防官兵重温党的光荣历史,了解党的伟大历程。增强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党性观念、党员意识,激发革命斗志、振奋革命精神,少说多干、奋勇争先。广元红星公园是广元红军文化的集中表现地之一。来到这个公园,‘红军精神主题纪念区’的红色文化以及 ‘脊梁——震不垮的广元人’组雕、‘5·12爱心纪念坛’雕塑,对广元消防官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 第三站:党旗传递之苍溪行——红军渡
党旗传递活动走进苍溪红军渡遗址公园。那位于苍溪县城东面不远处的塔子山下、嘉陵江边,是当年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激战国民党军队的战场遗址,如今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大门,一尊红砂岩脚形雕塑赫然而立,那是一只穿着草鞋的红军的脚,这双脚,走过了雪山草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出了红色新中国,让人景仰,令人敬佩。拾级而上,是红军标语石刻碑廊,一幅幅红军标语映入眼帘。当年,二十几万人的苍溪县就有三万人参加红军,万千父老乡亲,将他们的儿女送上战场,参加到了争取自由民主的解放斗争中。那些朴素的口号,是红军的心声,也是百姓的心声,是这种美好的愿望让他们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碑廊尽处,是一宽阔的广场,广场地面绘有红军长征线路图,一座大型的红军战士群雕巍然挺立,战士们目光如炬,傲视嘉陵江西岸,那是他们不畏炮火,劈波斩浪,渡江歼敌的慨然气势。碑座上,有徐向前元帅的“红军渡”题字,遒劲有力,与群雕相得益彰。群雕下前方临江处,就是当年红军开始强渡嘉陵江的渡口所在,小小一个渡口,发起了红军指战员的强力冲锋,让国民党守军魂飞魄散,溃不成军,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 第四站:党旗传递活动之旺苍行——红军城
在旺苍,过去有一首童谣流传:“米仓山高,东河水长。妈妈送儿去参军,打仗回来就看娘。”时光荏苒。有“中国红军城”之称的旺苍县,发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在老区红土地上掀起了红色文化浪潮。旺苍每年开展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中,唱“红色歌曲”,讲“红军故事”、跳“红色革命舞蹈”等一直是当地群众最爱的“保留节目”。“这里的红色文化素材很多,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家在这里挥师作战的故事、当年40多个军地领导机关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遗迹。”“红军城”浓缩了全县红色文化“经典”:一座“红军城”将右岸的现代化城市建筑与左岸的红军雕塑群衔接,坚苦卓绝的红色历史成为贯穿过去和现在的“红线”。站在《红旗漫卷》、《红军大学》、《木门军事会议》等主题雕塑旁,人们不禁心怀崇敬之情。
结束语:绿叶无悔扑向大地,是报答泥土芬芳的情意;鲜花无悔凋落于风雨,是因为它曾有一段生命的美丽。虽然我们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消防兵,犹如满天繁星、默默闪烁,犹如沧海一粟、静静流淌,但我们选择了消防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忠诚,选择了忠诚就选择了无悔。传递党旗,就是传递精神和动力。就要继承和弘扬光荣传统,坚持深入百姓的群众路线。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培养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少说多干、奋勇争先,塑造新时期消防官兵的良好形象。
作者:柳坤 来源:中国消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