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消防首次异地交叉大检查纪实
近年来的各地实践证明,消防执法人员异地交叉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是发现和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的一个好方法。新年伊始,广东以督察的形式实施此法,果然查出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但是,如何彻底整改这些隐患?关键还需要在全面依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上下功夫,特别是每个社会单位要认真落实“单位全面负责”的主体责任。
为了遏制近期亡人火灾频发势头,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力度,打好第二次“清剿火患”战役,1月2日至10日,广东省消防总队首次组织开展了全省消防安全异地交叉大检查。
交叉检查:“四不两直”动真格 此次异地交叉检查,广东总队从21个支队抽调54名消防业务骨干组成21个督察组,并将全省21个地市划分为7个片区,由每个片区内的3个督察组实行异地交叉检查,而且采取不打扰基层、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进行;主要检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综合或专业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和 “三小场所”(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违规住人情况。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意识缺失,一查问题多多 广州督察组金警官向笔者介绍,他们督察组1月2日接到任务后,当日下午就赶赴东莞市进行检查。1月5日,该组检查人员秘密进入东莞市万江区上苑酒店。仔细检查后发现,酒店内大部分灭火器过期了,在疏散楼梯间堆放杂物。而在东莞市万江区莞香楼(莞香楼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检查时,同样发现大部分灭火器已过期,个别灭火器配置型号不适合。督察组走上酒店二层,发现的问题更加惊人:厨房装修破坏了防火分区;楼梯间内堆放杂物,且正在进行电焊作业。 收集整理此次督察资料的总队邓警官向笔者表示:“可能是因为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导致了全省重点单位不同程度存在消防设施缺损瘫痪,消防控制室值班和管理不到位,消防控制室人员未持证上岗,建筑及消防设施不符合规范技术要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堵塞,‘户籍化’管理信息录入不齐全、不准确等问题。” 在检查过程中,确实发现普遍存在上述问题。茂名督察组检查人员李警官介绍,1月4日,他们组检查位于阳江市江城区石湾北路的互动人生网络有限公司,发现存在营业期间锁闭安全出口、窗口设置不能开启的铝制百叶窗,严重影响人员逃生,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周边堆放大量杂物等隐患问题。据当地消防大队消防监督员介绍,该网吧前不久因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受过消防部门的处罚,但仍然没有引起网吧业主对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这充分暴露出部分企业主消防安全意识的缺失和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漠视。 市场:人货杂居,老板称“周边都是这样做的” 肇庆督察组检查云浮市罗定市罗城街茶亭路一综合市场,发现多家商铺存在可燃货物堆放杂乱,消防疏散通道狭小,且安全逃生出口被堵或上锁。现场检查还发现,其仓库内正在使用明火煮食,而煤气炉旁不足1米处就堆放了成批的衣物货物;楼上居民住宿与经营未采取有效技术分隔、存在晚上违规住人等隐患问题。商铺老板对督察人员解释说,之前消防部门也来整治过,要求采取加装防火门等措施,但为了节约生活成本,暂时换了普通铁门代替防火门,“反正周边都是这样做的”。 “三小场所”:违规住人严重 近年来,广东省大部分亡人火灾集中于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三小场所”。据广东总队相关人员介绍,全省“三小场所”部分存在违规住人,未采取技防改造,电源线路乱拉乱接,生活用火用电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这次交叉督察抽查789家“三小场所”,发现违规住人的就有137家。 1月8日,茂名督察组检查位于阳江市阳东县东润综合市场旁的如意副食商店,发现乱拉电线、住宿与经营部位未采取技术分隔、使用明火煮饭、违规住人严重等隐患问题。笔者与该商店女老板交谈得知,店主的消防安全意识十分淡薄,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认识非常麻木。她对一楼经营、二楼住宿的场所格局习以为常,说“自己的房子肯定是住的”;对于一家老少5口人住在未采取任何防火技术分隔的二楼,也认为住的人“没有多少”;尽管人货混居,甚至使用明火煮饭,她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危险。 落实整改:既刻不容缓,又任重道远 据统计,此次交叉督察共检查重点单位、批发市场、“三小场所”2397个,发现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7070处。隐患多、问题多,落实整改刻不容缓!广东总队已将督察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将分别以省消委会办公室和省消防总队名义督促各地级市政府督办整改。 然而,造成隐患大量而普遍存在的原因很多,且由来已久,落实整改也是一场艰苦持久的战斗,可谓任重而道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现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在消防安全责任制中,“单位全面负责”尤为重要。广东首次开展异地交叉消防大检查发现一种最为突出的现象是:大大小小的许多社会单位都漠视消防安全,没有足够的消防安全意识。因此,整改的关键,还在于全面落实单位主体消防安全责任。
来源:广东消防网